中新网5月10日电 据北京市教委网站消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等三部门9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及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其中明确,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选用未经备案的教育移动应用,统一选用的不得向学生及家长收取任何费用。此外,不再受理学前线上培训教育移动应用备案申请,已备案的予以撤销。
《通知》指出,需进行教育移动应用备案的范围是:“以教职工、学生、家长为主要用户,以教育、学习为主要应用场景,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与管理、学生学习和生活以及家校互动等方面的互联网移动应用程序”。不是针对教育系统开发且主要用户不是面向教职工和学生,以及非面向教育系统应用的通用工具类移动应用不属于备案范围。
《通知》称,教育移动应用分为学科培训类(中小学学科)和非学科培训类(非中小学学科)两种类型。其中,含有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地理、数学、外语(英语、日语、俄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内容,并通过教育移动应用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学生提供以上学科培训服务的教育移动应用统称为“中小学学科培训类教育移动应用”(简称“学科培训类”);不含有以上学科培训内容,主要面向中小学生提供体育(或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含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教育教学管理、家校沟通等内容,以及面向非中小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内容的教育移动应用统称为“非中小学学科培训类教育移动应用”(简称“非学科培训类”)。
《通知》明确,教育移动应用所提供的内容不得有消极信息、不良信息,不得出现游戏链接和广告等。从事线上中小学学科培训的需获得中小学线上学科培训许可。学科培训类教育移动应用的提供者必须是取得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办学许可、经民政部门登记依法成立,从事线上义务教育阶段学科培训的非营利法人。教育移动应用不得为未经许可的机构(或个人)提供平台(或功能)用于开展学科类培训。教育移动应用不得提供和传播惰化中小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拍照搜题”等功能。
《通知》指出,教育移动应用提供者按照要求通过全国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平台提交备案申请,由市教委按照教育部《教育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备案管理办法》进行审核后报教育部审核备案。同时,育移动应用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内容审核管理机制,建立完善账号管理、应急处置等管理措施,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提供业务服务和技术保障;制定并公开管理规则和平台公约,与注册用户签订服务协议;自觉接受社会监督,设置醒目、便捷的咨询投诉入口,健全受理、处置、反馈等机制,及时处理用户诉求。
《通知》称,北京市教委在官方网站建立公示专栏,动态公布教育移动应用黑白名单,及时公示经审核备案的教育移动应用及其提供者,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限期整改,对逾期未整改或拒不整改的列入黑名单,联合市委网信办、市通管局进行查处。 【编辑:田博群】
Copyright 2015-2022 华南动漫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18025786号-52 联系邮箱: 954 29 18 82 @qq.com